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”这句名言,是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、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时引用的。它的出处,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庾(yǔ)信的《周五声调曲》中的《徵调曲》。
庾信(513—581),字子山,小字兰成,南阳新野(今河南新野)人,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他本是南朝梁的大臣,后奉命出使西魏,被扣留北方,不得归还。在西魏和后来的北周,他均受到皇帝的礼遇,被尊为文坛宗师,身居显贵;但他内心深处,又时常思念故土,因身仕敌国、不得自由而羞愧怨愤。庾信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继往开来的人物,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,却结出“穷南北之胜”的文学硕果,其文学成就,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。纪晓岚评价他说:“庾信骈偶之文,集六朝之大成,导四杰之先路,自古迄今,屹然四六宗匠。”
《周五声调曲》是庾信在北周时所作的一组诗歌。“五声”者, “宫”“商”“角”“徵”“羽”。其中,《徵调曲》共有六首,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”就出自其中的第六首。就性质来说,《周五声调曲》属于燕射歌辞,是宫廷宴飨时的乐歌,所以内容大多是歌颂帝王功德、赞美形势大好之类,冗长乏味,没有太多值得称道之处,所以也不太受后人的重视。不过,在这一组总体来说思想艺术成就都不是太高的作品中,却有两个句子显得非常醒目,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”。从字面上说,它的意思是“吃到果实,就想到树木;喝到河水,就想到源头”;就其在文中的本意,也不过是说天下太平,形势大好,推其本源,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君主的圣明。但是,这句话背后的意义,却比它在诗歌中的具体所指要丰富深厚得多。它深刻地揭示出一个普遍而深刻的哲理,这就是:万事万物都有其发端的根本,都有其所以如此的源头;切断了这个根本和源头,则一切都成了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
东方文学的价值,就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些不同于西方的宝贵东西。照搬西方,或者在亦步亦趋的模仿中与西方文艺同质,不但得不到本国的欢迎,也不会得到西方的真正尊重。文化创新必需从最本源、最传统的文化形态中寻求复兴与创新的元素,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推陈出新,中国才能创造出既符合世界进步潮流,又不乏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。